专访国际计量局荣誉局长泰瑞·奎恩
9月29日,国际计量局荣誉局长泰瑞·奎恩博士获得了中国政府“友谊奖”。该奖项是为表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而设立的最高荣誉奖项,泰瑞·奎恩因其对中国计量事业的突出贡献获此殊荣,他也是中国质检系统首位获此奖项的外国专家。本报记者于近日在北京专访了泰瑞·奎恩先生。
“非常荣幸能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很高兴我的工作得到了认可。”提起获奖,奎恩先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年逾古稀却依然健朗的他,超过一米八的身高,配上西装革履,散发出欧洲人特有的魅力。
奎恩与中国计量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978年。那一年,奎恩以国际计量局副局长的身份,应中国政府邀请首次访华。此后30余年,奎恩先后10余次访华,从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为中国计量事业的发展与国际融合奠定了重要基础。 引领中国计量融入世界 一根320mm长的铂铱合金营造尺、2个不锈钢公斤砝码、几架天平、几个标准电池和电阻、还有一些古代的铜衡器和量器。这就是新中国成立时,从原有关部门接收到的全部计量设备。
“资源分散,设备老旧,条件非常差。”这是中国计量事业留给奎恩的第一印象。“那时候,中国虽然已经建立了计量院,但计量还处于很低级的水平。”
1978年,奎恩初次来华,为中国计量事业提供了诸多帮助。在现在看来,他所作的工作对中国计量的国际融合起到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1979年,他帮助我国实现了首批国家计量基准向国际计量基准的溯源,实现了我国首批国家计量基准的国际等效,为米制在我国的实质性实施、国家计量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基础。
1979年,他协助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了国际电离辐射咨询委员会(CCRI)会议。该会议是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下设的10个咨询委员会(Consultative Committee)之一,这10个咨询委员会是国际上最高层次的计量专业组织。
以此为起点,奎恩帮助中国陆续加入全部10个咨询委员会,为我国计量科学的全面发展和我国计量科学家全面参与国际活动提供了必要条件。
“那时候国际计量咨询委员会规模较小,我觉得如果中国能加入,对彼此都有帮助。”奎恩表达了帮助中国的初衷。
在中国计量事业发展中期,奎恩先后担任国际计量局副局长、局长,他先后多次指导并参加了在中国举办的计量活动。在2004年的第20届亚太计量规划组织(APMP)全体大会及相关活动中,奎恩先生作为特邀嘉宾在研讨会上做了主旨报告。2006年,中国计量院邀请奎恩等2人在“国际单位制(SI)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研讨会上作了报告。2008年,国际温度大会时隔10年再次在北京举行,奎恩博士受邀担任大会的主旨报告人,并对论文的审查等会议筹备工作给予了重要的专业支持。 这些会议活动不仅对整个计量界产生了深刻影响,也促进了我国相关前沿研究工作的开展。 与中国计量人结下深厚友谊 在先后10余次访华过程中,奎恩与中国计量工作者进行了深入交流。他关注着中国计量科学家的成长,还与部分科学家建立了深厚的个人友谊。
初次访华时,奎恩与已故两院院士、我国“光学之父”王大珩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商讨中国计量院与国际计量局的合作事宜。“那时候,我能感觉到中国计量人的强烈愿望,他们想要开放,与西方交流合作、融入世界。”
1979年,奎恩还特别落实了第一位中国科学家王大珩到国际计量局工作事宜,开启了中国计量科学家走向世界之路。
“这些年,我的主要贡献是跟中国计量院的领导协商,鼓励中国的科学家能够进入这些咨询委员会,这一过程花了很多年的时间。”
“我在担任局长期间,创立了国际计量互认协议制度。这一体系集合了世界各国国家计量院的科学家,建立了一个联合委员会,来讨论这一体系的发展问题。我很高兴地看到,现在开会的时候,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代表开始发言。”对于中国计量科学家的成长,奎恩深表欣慰。
“对计量科学的共同追求成就了伟大的友谊,奎恩先生已经是中国计量人的老朋友了,他帮助了很多计量领域的中国科学家走向国际,还与部分中国科学家私交甚笃。”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段宇宁补充道。
“我跟李天初院士是非常好的朋友。1978年和1988年,我的夫人都跟随我来到中国,并教年轻的科学家英语。时至今日,英语仍是参加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李天初院士就是我夫人的学生之一,这些年我们两个家庭之间也建立了友谊。”奎恩回忆起多年前相识的画面,仿佛仍然历历在目。
记者据悉,奎恩此前曾作为推荐人,支持李天初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而李天初院士在时间频率计量研究领域的进步,也离不开他的大力帮助。今年8月,我国“NIM5铯原子喷泉钟”被接收为国际计量局认可的基准钟之一,参与驾驭国际原子时。 为计量的未来指引方向
2009年至今,奎恩先生受邀成为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每年来华一次,为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事业发展提供高层指导和咨询,为中国计量的未来指点迷津、指引方向。
“我每年都来中国参加一次会议,开会期间会对计量院做一个全面的考察,给计量院的管理层提供一种外部的视角,来观察计量院整体的运行状况。”
担任委员期间,他对计量院目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玻尔兹曼常数测量”等前沿研究项目提出过技术指导,并为实现计量院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提出了许多重要建议。
“这些年,中国计量事业取得了很多成就,发展非常迅速。但是任何一个国家的计量院,都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做完,所以要选择最关键、最重要的事情来做。这一方面中国已经沿着这一轨迹运行,我也深表认同。”奎恩说。
“我也看到中国年轻一代科学家非常出色,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有经验的中高层科学家造成了一定的缺口。”在一个多小时的访谈中,他一再强调,“人才是关键,要多举办一些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吸引真正一流的专家来中国工作。”
“中国计量院要在2017年举办绝对重力仪的比对,这是中国展示自己计量水平与能力的好机会。同时,中国计量院也要加大宣传,让国内同行了解中国计量院做的国际高水平的工作。”
“没有计量,就没有质量。”提起刚刚落幕的中国质量(北京)大会,奎恩斩钉截铁地说。结合计量与中国经济发展,他表示,中国的产业发展需要计量,从工业化国家百余年的发展经验来看,只有当具备了发达的、高度准确的计量体系后,现代工业才得以有效运行。